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习三北精神系列专题(二):三北精神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2023-10-3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三北精神的历史背景

1978年,为了应对“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日趋严重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灾害,中国正式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先河。森林覆盖率提高,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农田得到有效庇护,三北工程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2023年6月6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三大“战区”分别位于“三北”工程区的中部、东部和西部,分属三大典型气候区、三种不同的土地退化情形、三种因地制宜的生态建设思路,各自有不同的难点、卡点、重点。三大标志性战役是在“三北”工程区的中部、东部和西部遴选出的三个示范区,也是目前最需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地区。要按照自然禀赋特征,在三大“战区”精心设计,精密研判,做到分区处理、分类施策。


“三北”工程走过的漫漫征程中,一代代不服输、不屈服的三北治沙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荒漠上植树造林种草,用超乎想象的韧劲、狠劲和拼劲,在万里风沙线上构筑起一道道护卫家园的绿色屏障,拼接成举世瞩目的绿色万里长城,谱写出一曲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三北精神的主要内容

“三北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

“三北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三北”工程具体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宝贵财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出伟大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在内蒙古漫长的荒漠化防治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榜样人物,他们把“三北精神”落到实处,誓守治沙,以愚公移山般的勇毅,创造了将“沙漠”变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三北”工程是在我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条件最艰苦的地区开展的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难度大、挑战多。

勤劳勇敢的三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挺起脊梁,与狂风抗争,与黄沙较量,坚韧不拔,锲而不舍,英勇无畏,接力前行,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荒漠,用智慧和力量播撒绿色,让沙地变林海、良田、果园和牧场,改善、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也改变了亿万三北人的命运。


三北大地“绿色挺拔”的背后,是治沙人坚实的精神支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32个字,浓缩着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三北精神”,这便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之源。



上一条:学习三北精神系列专题(三):三北防护林工程简介

下一条:学习三北精神系列专题(一):学习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