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煦东,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建筑设计专业);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指导教师;国家级建筑工程技术资源库子项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团队成员;自治区级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资源库《钢结构构造与识图》和《建筑钢结构抗震》主讲教师;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钢结构制作与安装》主讲教师;主持自治区级纵向课题3项,参与自治区级纵向课题6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到账经费7万);撰写论文5篇;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1本;《钢结构》(设计方向)课程负责人;曾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荣誉称号;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首届土木工程类讲课大赛三等奖;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二等奖)、第六届(三等奖)、第七届(一等奖)、第八届(一等奖)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本次讲课内容介绍
题目:有形课程无形思政-《钢结构》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
《钢结构》课程秉持“基于学情,起于课程,立足行业,建设国家”的理念,确定“两性一度”教学目标,设置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基于“两性一度”的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两级思政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旨在实现立德树人、德技并修。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构建了“BOPPS+2P”教学模式,贯通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在课前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案例,融入课前导学、课中互学,以问题驱动促使学生学与思,将思政专题讨论融入课中互学、课外实践,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领悟与实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的情感升华,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育人。同时,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诊断改进。
上一条:建测名师大讲堂——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
下一条:建筑工程与测绘学院2022届顶岗实践答辩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