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室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场所,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院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内实训室的领导、建设和管理。
(二)实训室是教学实体,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三)实训室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本着满足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履行“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理念的原则,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为不断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特制定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方案。
实训室安全使用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条 实验实训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任何人在实验实训室工作都应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实室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条 实验实训室内应保持整洁,物品放置有序;室内禁止吸烟、吐痰,不得乱丢废纸、杂物等,实验完毕要整理仪器设备。
第三条 实验实训室内仪器、装置不得擅自搬动,电源闸刀不得擅自开合。
第四条 各种消防器材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搬乱放。
第五条 离开实验实训室要关好水、电和门窗。
第六条 发生意外事故要及时排除,并立即如实向实验实训中心报告。
第七条 实验实训室使用具体规则如下:
(一)使用前
1.使用实验实训室时,须于前一周向本二级学院教学科提出申请,并报送仪器设备消耗品采购清单,请教研室核定无误后,主管院长批准后进入采购程序。
2.上课前,提前一天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及可用性,做好实验实训的准备工作,并事先通知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
3.上课时,原则上钥匙不交给学生,请教师亲自到教学科管理人员取用。
4.首次进入实验实训室的班级,上课教师应引导其熟悉紧急情况逃生路径、灭火器材摆放位置及使用方法,并说明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5.为维护实验实训室整洁与学生安全,请上课教师提醒学生,严禁携带饮食进入实验实训室,违者依校规处理。
6.上课前,各组应先清点仪器数量并检查仪器设备的完整性及可用性,若有缺损,立刻向指导教师报告处理,并在各实验实训室配备的《实验实训室运行情况登记本》中做好详细登记。
(二)使用中
1.上课学生及任课教师应准时进入实验实训室,不得迟到早退,当有持续性实验实训需于课后继续进行时,任课教师仍应在旁指导,以维护学生安全;原则上不能影响下一节课的学生正常上课,任课教师应在本次授课前提前进行分析预计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2.除教师另有安排外,学生应按授课教师指定顺序就坐,学生座位确定后,该学期原则上即不再变动,每位学生须负责座位附近的卫生清洁与桌椅的完整。
3.学生进行实验实训操作前,授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指定组长负责该组卫生整洁及实验器材的完整与维护。
4.除任课教师特别指示外,严禁学生进入准备室;非经教师允许,不得任意使用该次实验实训所需设备以外之设备,违者依校规处理
5.请节约使用各类资源如水电、药品;对于器材、设备均需爱护,如有任意毁损,须按实验实训室有关管理制度进行赔偿并接受处分
6.课程中所产生的实验实训废弃物及残余实验实训耗材,不得随意弃置于实验实训室内或卫生间水槽中;应按其性质分类,听从任课教师指导放置于指定的容器内;若有未用完的耗材,应听从任课教师指示,不得擅自携出。
7.遇有紧急状况发生时,切勿惊慌大叫,应保持镇定,听从任课教师的指挥处理。
(三)使用后
1.各组将设备、仪器清理擦净,清点数量后,由任课教师检视后放回原处。
2.任课教师安排组长负责督导该组完成清洁工作,并于离开前将桌椅归位并摆放整齐。
3.任课教师应于离开实验实训室前认真填写实训(验)室日志。
4.每次实验实训结束,任课教师应待所有上课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实验实训室,离开时应仔细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闭,器具是否归位;门窗锁好后,应及时将实验实训室钥匙归还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
建筑工程与测绘学院建材教研室
2021年9月6日
上一条: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